商业航天“造星”拼出千亿产业集群
时间:2025-01-23 14:47:47来源:北京商报

1970年,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这颗诞生于海淀的卫星已经飞行近2万天。2024年,商业航天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新质生产力代表及新增长引擎之一,海淀创造新的里程碑。

作为北京市“南箭北星”产业布局中“北星”主要承载区,海淀区现有商业航天领域企业及机构近200家,头部企业占全国1/4,航天技术实力和产业资源处于全国领先。根据《海淀区建设商业航天创新高地行动计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海淀区将面向商业航天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实现空天信息科技领域全面领跑,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根据202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北京要重点培育商业航天等20个未来产业,在北京两会期间,北京商报记者通过与相关产业代表交流,进一步探寻了“造星”的路径。

近200家

走进“‘两弹一星’在海淀”主题展,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照片挂在红色的墙上,其中22位工作、生活在海淀。“我们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实际上都是从这里(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走出来的,继承了‘两弹一星’精神,海淀也创造了很多奇迹”,海淀区委书记张革说。

据了解,海淀区已初步形成涵盖卫星研制、地面站与终端设备、卫星测控、卫星运营、“通导遥”应用等除火箭发射外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现有商业航天领域企业及机构近200家,头部企业占全国1/4,在轨运营商业卫星占据国内近1/3。

商业航天,是指以市场为主导、具有商业盈利模式的航天活动,旨在通过商业市场的方式开展航天技术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发射和应用。

2025年1月13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将微厘空间01组10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实现我国2025年商业航天发射任务开门红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就在海淀区。

海淀区希望充分发挥央企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央企民企协同联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深化资源共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链优化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双百双千”

根据《海淀区建设商业航天创新高地行动计划(2024—2028年)》,到2028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航天创新高地,成为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力量。在卫星星座设计、先进有效载荷、关键部组件等环节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涌现一批原始创新成果,部署一批具有商业价值的高质量星座。实现“双百双千”目标,建成1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培育100家专精特新企业,在轨运行卫星数量超1000颗,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星谷”产业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放大到北京,“南箭北星”格局已初步形成。“南箭”以经开区、丰台区、大兴区为主,聚集全国70%以上的商业火箭整箭企业,拥有全国最完整的火箭研制产业链;“北星”则以海淀区为主,形成了全国卫星制造产业链最全的聚集区,整星研制能力全国领先。

当前,全球太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新四化”发展趋势,即低轨化、低成本化、星座规模化、商业化,空天信息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空天信息产业是运用火箭、卫星、探测器、登陆器等空天设备以及空间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收集、存储、处理、分析来自空天领域的信息并提供多样化服务的新兴产业。

成立于2016年的航天驭星就属于空天信息产业,是一家航天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商,也是国家高新技术和中关村高新技术“双高”企业。目前,航天驭星已建成了包含60余套地面站在内的全球化的卫星地面站网和综合定标场,累计服务的卫星、火箭数量超370颗。

数据有潜力

202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中,商业航天和人形机器人等是20个重要培育的未来产业。按照海淀区政府工作报告,海淀区今年将加快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促进卫星小镇产业集聚,前瞻布局算力星座,支持空天信息产业园建设。

北京市人大代表吴双的另一个身份是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十一世纪空间”)董事长。二十一世纪空间是一家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注册成立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面向中国及全球客户的空间遥感大数据服务商,创立了国内外知名的北京系列遥感卫星品牌,为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卫星遥感大数据和空间信息综合应用服务。

遥感技术日新月异正为商业航天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它能从太空获取海量地球表面遥感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关键数据与决策支撑。

谈到面向公众的卫星遥感应用时,吴双向北京商报记者举了卫星技术加教育、在线服务、数字文创等案例,将遥感观测数据用视频、平台服务等方式供公众所用,“二十一世纪空间积累了20多年的数据,可以让这些数据发挥更大的作用,用数据赋能各行各业、丰富公众生活”,她表示。

航天驭星副总裁兼总工程师曹梦在跟北京商报记者交流时也提到了数据,“随着我国各个卫星星座运营商空间信息数据获取能力的提高及越来越迫切的星地数据交互需求,公司2025年计划入网大口径地面站近20套,持续完善我们的卫星地面站网,并且进一步改造提升我们的固定遥感卫星定标场,同步建设完成并推出航天云数据中心服务。除了可以大幅降低卫星运营商数据获取及管理成本,还能进一步帮助用户拓展数据应用,开发新的应用场景”。

标签:

最新
  • 商业航天“造星”拼出千亿产业集群

    1970年,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这颗诞生于海淀的卫星已经飞行近2万天

  • 《科学》杂志评出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中国科学家发现迄今最早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荣登榜单北京时间12月13

  • 吉林长白山腹地30年来首次发现东北虎

    4日,记者从长白山管委会了解到,连日来,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

  • 西峡农商银行“千企万户大走访”在行动

    自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以来,西峡农商银行迅速行动,主动融入支持小微企

  • 杨梅怎么洗才能洗干净?杨梅怎么存放保鲜?

    杨梅怎么洗才能洗干净?‌盐水浸泡法‌:将杨梅放入盐水中浸

  • 隆基绿能携Hi-MO 9亮相第七届进博会,共议零碳未来

    近日,备受瞩目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在上海隆重

  • 提高额度 降低利率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有两大调整

    4日,财政部等多部门发布关于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

  • 湖北荆门发力装配式产业 绿色低碳建设助城市更新

    中新网湖北荆门10月27日电(吴淘淘 李慧敏)以向绿向新向未来 乐享

  • 1至9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3.3亿人次 同比增长13.5%

    中新网10月19日电 据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1至9月,全国铁

  • 新华全媒+|全国在建和已建成运行的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达47家_世界速讯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宋晨)记者17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

  • 今年前三季度海口海关签发原产地证书同比增长25.04%_焦点日报

    中新网海口10月15日电 (彭伟艳 符绮)海口海关15日发布统计数据显

  • 我国贵州发现两个洞穴鱼新物种_当前视点

    来源标题:我国贵州发现两个洞穴鱼新物种科研工作者在贵州省安顺市

  • 天天最新: 探访“和”文化:双牌如何成功举办14届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

    今年国庆长假,湖南永州市双牌县推出了以回归自然、放松休闲、品味

  • 小月饼,大传承:华裔家庭在温哥华共度难忘中秋

    对于在加拿大温哥华生活的王磊一家来说,2024年的中秋节注定很难忘

  • 环球即时:​西平县专探衡坡小学推普周活动精彩纷呈

    在2024年9月的推普周,西平县专探衡坡小学积极行动,开展了一系列丰富

  • 创新科技助力网络安全——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博览会侧记 环球滚动

    担心骗子用AI换脸诈骗?中国移动亮出AI换脸与实时鉴伪技术,手机视

  • 旅游
    • 当迪士尼公主变成魔法使少女,白雪像甜心皇后,爱丽儿主角范十足

    • “10后”也开始脱发了?医生:最小脱发患者只有7岁

    • 山东工行:服务山东重大项目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压舱石”

    • 沙特王储兼首相会见伊朗外长